早教課請假的后果《家長必讀》
許多家長為孩子報了早教班、
但是學習效果卻有很大的懸殊。
家長在其中又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?
好的學生為什么會越來越好?
因為他們有良好的學習習慣,
基本不缺課,
能完整吸收每節課所教的內容,
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進步,
自然越來越自信,
久而久之把學習變成了他的一種習慣。
而有些孩子一開始都有很高的興趣,
也很積極,
但......慢慢到后面卻失去了興趣,
而一旦沒有內在驅動,
就會陷入狀態下滑的惡性循環。
像這樣的請假短信,
老師基本上每天都能收到,
每每有家長請假,老師都感覺特別為難:
允許吧,孩子接二連三的請假,
影響著整個班級的氛圍;
不允許吧,后家園雙方都不愉快......
但是學習習慣的建立,
都是需要長期的堅持,
家長如果真的想讓孩子學有所成,
那么就應該摒除一.切,
會讓孩子分心的事情,
在時間安排上為上課“讓車”。
學習任何一門科目都需要連續性,
系統學習和訓練,
孩子在學習上的進步,
和平時的習慣密不可分。
習慣就是不假思索就做的事,
是人們日常的行為方式,
或是經由不斷重復而形成的行為模式。
早期教育亦是如此!
人有40%的行為是出于習慣。
每個人都知道習慣的重要性,
但卻疏于培養習慣,
在面對生活及學習瓶頸時無能為力。
如果一個孩子在上課時經常缺席,
那么對孩子學習成績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。
在缺了幾次課以后,
跟不上老師所教的內容,
就會感到有壓力,
別的孩子都比自己做得好
也會有受挫感,
長此以往,自信心受挫,
孩子對學習慢慢失去了興趣,
結果很可能就是半途而廢。
其實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,
多半就是家長的態度。
家長認真,孩子積極,
家長不重視,孩子自然不當回事。
作為家長的你,一方面,
期待自己的孩子成為
一個有毅力的人,
另一方面,
你又給孩子找好了不堅持的理由,
這樣,
孩子怎么能持之以恒呢?
還是那句話,多年以后,
孩子定會感激此時陪伴ta學習的您
這一刻的痛苦和努力,
將化作堅持過后的成功!